星期一, 4月 07, 2008

給大陸客看什麼?

中國時報 2008.04.07 
給大陸客看什麼?
廖坤榮

 近日兩岸旅遊業積極規畫與布局兩岸觀光旅遊市場,大陸國家旅遊局也開始規畫大陸人士赴台旅遊的相關政策方案。過去台灣的兩岸政策側重經貿投資管制策略,其政策精神主要在於國家安全考量。其實國家安全與經濟開放並非零和遊戲,兩者也可能是競合關係,重點是要落實公共政策規畫。當前最急迫的觀光政策更是如此。

 香港與澳門經濟的回魂丹,正是大陸觀光客前往港澳地區的消費,台灣對大陸開放,多少可以從港澳經驗得到一些「政策靈感」。此刻大陸旅遊業在北京、上海、廣州正積極推出來台「七天至六天」精華團、「九天八夜」品質團,或是「八千元人民幣」起跳的「經濟團」等,可以預期的,五二○之後大陸來台旅遊團必然有增無減,試問台灣因應大陸來台觀光旅遊的基礎設施足夠嗎?相關服務業都準備好了嗎?

 過去長久以來政府一向比較重視製造業,如:電子、資訊、軟體、生技產業等,並且積極扶持中小企業,對於「科學園區」與「工業區」建設更是不遺餘力;相對而言,卻長期忽視「服務業」的發展,導致台灣服務業不僅距離國際水準仍有一段距離,甚至可能比不上泰國或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即使政府近年不斷推出各種「觀光倍增」計畫,然而其效益顯然不彰。

 在OECD國家,服務業產值佔其GDP比例一向居高不下,顯示服務業是工業先進國家的重要產業,然而台灣雖已具有「OECD」國家的條件,卻由於對服務業的長期忽視,使它幾乎成了地攤業,產值也只達到開發中國家水準。因此如果能夠用心規畫並扶植台灣的「服務業」,必能有效開啟馬蕭新政府落實三通直航的「歷史契機」。

 台灣缺乏歷史古蹟,可列入國際排名的高山大河等觀光景點相當有限,加上物價昂貴,工資成本高,因此許多歐美觀光客在精打細算後,寧可選擇到東南亞國家,也不願到台灣來觀光消費。然而兩岸因有相同的文化根源,飲食、語文與生活習性相近,再加上長時期的敵對疏離,大陸人士對台灣存在相當的好奇與戀慕之心,就如同台灣人對大陸的歷史情懷一樣,因此短期內台灣的觀光產業必然高度仰賴大陸觀光客的挹注。

 在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之前,我們需要擔心的並不是大陸觀光客不來,而是台灣觀光旅遊的基礎建設和服務品質不足。畢竟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要承受日愈增多的大陸觀光客,從旅館到遊覽車,從馬路到停車位,從購物到如廁等問題都需要預先規畫。尤其更要避免台灣旅遊業與大陸觀光客之間發生商業誠信問題。不必要的誤解與負面衝突不僅會影響台灣觀光旅遊的口碑與聲譽,更可能使大陸人民因其「寶島想像」破滅進而對台灣的民主制度卻步與質疑。

 畢竟,近年來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已從敵對走到競爭,尤其是「制度競爭」,而台灣的觀光旅遊品質正是民主政治制度品質的重要指標。為捍衛台灣的制度形象,更為台灣觀光旅遊業的永續經營,交通部應立即檢討並評估台灣因應大陸觀光客來台的基礎設施與經營管理。必要時提出合理的「配額與品質管控」方案,加強商品價格資訊透明化,並且暢通「投訴管道」、嚴懲不道德的商業欺詐行為,以維繫大陸人士對台灣的戀慕之情與旅遊信心。

 對大陸而言,台灣提供的旅遊業品質與台灣民主政治品質有連帶關係,我們應該透過開放陸客的公共政策規畫,與對岸一同分享台灣民主制度的碩果。
(作者為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

--------------------------------------------

來台灣要看什麼?小吃、101、兩蔣的相關景點、還是幽山藍海?其實,大陸人真的很在意這些東西嗎?他們最想來看的是到底台灣人和他們這六十年下來,那裡不一樣

因為我是接待境外的大陸人,這群人是中國最頂尖的知識份子,可能有給我這樣的感受。但內地客何嘗不是想了解這一點呢?眾所皆知台灣的旅遊品質待加強,而我所看見的未來可能是台灣觀光業未來十到二十年的藍圖,還需要大家集思廣益,把屬於台灣真正的旅遊特色發揚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