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月 07, 2008

節能產業的未來

  下午被張先生抓去認識一些海外歸來的朋友,是兩位對太陽能有專精也有實務經驗的人,想回來故土做些事情。因為中途進場,所以只能就聽到的紀錄一下:

  1. 風力發電不如預期,可以發電的風並不能持續,即便是多風的荷蘭、丹麥,最多也只有80%的運作效率,所以Morgan Stanley現在也只偏向投資太陽能這種較可預期的商品。因為日照、陽光、雨天、陰天比較有長期統計的數據,但什麼時侯會起風就不知道。
  2. 有個叫Solar Browns bra bra的機構,幫Browns, New York做節能省電的教育和小工程,為了解決溫度提高,降低發電效能(原來溫度昇高會對發電有影響)。還把回收雨水拿去噴灑做太陽能板的屋頂。
  3. 太陽能板的安裝,有角度、不可任意碰撞一些安裝工程的問題,也是為什麼很多台灣人裝了以後效果不好的最大原因。
  4. 目前蓄電池的技術會是未來太陽能最大必須的突破點。現在屋頂上的蓄電池約三年要檢測一次,而用面板發電的LED路燈,電池一年半就要換。
  5. 加州的住房業主花了五萬美金來裝太陽能設備,可以在一般行情以外多賣20萬美元,創造15萬美元的獲利。
  6. 面板不是安裝就好了,還有角度、面向要考慮進去。如果東南西北都裝,以為這樣可以發很多電,是完全錯誤也不符合價格功效比。
  7. 目前市面上的面板是18%置換率。而薄膜-利用堆疊第一層吸紫光、第二層以後吸其他光波的-因受限材質易變形,而處理變形的專利在別人手上,所以會變得很不好切入。
我對5的興趣有一點,這樣可以增加建商的誘因。而台灣在這個產業的機會點,是製造好後向外銷售這類工業用品。目前實驗室內的置換率已達70%,也許五年內,太陽能將成為重大電力來源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