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月 26, 2003

一個自在安適的所在 - 心靈的閱讀

本文自大塊節錄
講題:一個自在安適的所在 - 心靈的閱讀
主講人: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金石堂「我的書店」第七季人文沙龍講座,第三場講座於五月十日下午兩點半舉行。本次邀請到作家,也是精神科醫師的王浩威先生,來和各位讀者談「一個自在安適的所在-心靈的閱讀」。

當「我」開始變得重要相對於其他領域的閱讀,心靈閱讀是較新的閱讀面向,可以追溯自民國72年遠流推出由吳靜博士策劃的大眾心理學叢書為開端。談心靈與心理,談的就是個人的問題,以往在台灣,個人是比較不被重視的,人們把家庭放得比個人重要。

民國62年左右,台灣也經歷了一波不景氣,但那時候失業人口沒現在多,主要是因為在城市失業的人可以返鄉回家去幫忙,大家族可以吸收失業人口。但是現在 社會產業轉型,大家庭結構崩解,無法再像以前一般吸收失業人口。而且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一個人的薪水可以養活的人數就越來越少,以往一家之主可以養活整家 人的情況大為改觀,一旦家庭裡有人失業了,馬上就要嚴重影響生計問題。因為每份薪水可以照顧到的人變少了,所以選擇能照顧的人家的優先順序就變得很重要, 無法照顧到關係較疏遠的親屬,也直接影響到大家族的瓦解。

在以往的社會裡,「我」是不那麼重要的,重要的是家族,一個人做什麼事都是關係 到家庭的榮辱。現在個人被拋出來,脫離了家庭,每個人要為自己的存在而努 力。就連父母親要照顧小孩都比以往要來得費力,以往的小孩子像是社區共有的,鄰居、朋友都會幫忙看著小孩,但現在的父母就得獨自負擔起時時刻刻看顧小孩的 責任。也因為生活成本高,又沒有其他人幫忙照顧小孩,都市裡的生活又不像在鄉下般安全,使得現代父母過度地看顧小孩,讓小孩子失去很多自主的能力,到了該 自立的年紀仍舊非常依賴父母,也就形成現在日本人提出的「單身寄生族」。

面對現代生活,現代人最缺乏的是三種能力:一,獨處的能力;二,親密的能力;三,放的能力。

獨處的能力

SARS風暴下,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居家隔離的情況,如何面對自己而能夠平和地獨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格成熟度。即使今日大家庭結構瓦解,台灣社會 中人際互動仍很頻繁,對個人處理人際關係的要求越來越高。每個人被要求能夠擁有各種面對他人的能力,但卻忽略了面對自己,也因此我們越來越無法習慣自處。 以往,個人被家族壓制住,現在則是被人際關係給壓制住,一旦被迫要獨處面對自己時,便考驗著我們個人有沒有能力去面對孤獨的能力。
天下文化的《心 靈地圖》和知英文化的《孤獨》便是較深入地談一個人的自處,我們可以透過書培養自己怎樣孤獨,培養一個人和書、和音樂、和風景對話的能力。 一個人去旅行是更深入地練習孤獨的方式,抽離開所有熟悉的週邊,進入與自己不再有關係的環境,可以更深刻地體驗孤獨。另一個方式是禪三、禪七之類的宗教活 動,利用宗教靜坐的強迫,讓自己與外界隔離。閱讀也是養成我們自處的方式,一個人面對書,體驗「慢」的感覺,現代都會人的生活速度都太快,閱讀的「慢」也 可以幫助我們抽離快速的日常活動。

親密的能力

二種能力是親密的能力-如何去面對與自己親密的人的能力,不管是對配偶、 情人或家人。目前的離婚率比二、三十年前高出很多,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同樣也 是大家庭制度瓦解的緣故。以前夫妻吵架時,幾乎都會有其他的家族成員甚至鄰居出來相勸,夫妻間不會越吵越嚴重而分離。但是現在的家庭結構卻失去了這種機 制,少掉了這種家族「壓力」來防止夫妻離異,自然離婚率便比以往高多了。同樣的道理,很多男生自學校畢業後入伍服役,常會面臨「兵變」的危機。兵變的原因 不光是很多人以為的,是女生進入社會工作後,認識有事業基礎的男性朋友,然後開始變心。其實很多念書時的學生情侶,在交往後不久便覺得彼此不適合,但在班 級、學校裡都是認識的同學的壓力下,不好意思分手,等到畢業,所有人際關係上的壓力都消失了,也就很容易分手。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同性戀情侶上,很多人以 為同性戀者的交友關係很亂,快速地分分合合,但一對夫妻吵架要分開,會有人去勸合(雖然跟以往相比是少了很多),可是一對同性戀伴侶吵架要分開,是不會有 人去相勸的,說不定還幸災樂禍地叫好,以這種人際網絡的關係來看是如此的。
以往的夫妻很難離婚,在於大家庭環境會逼迫兩人培養出關係來,所謂少年 夫妻老來伴,但是這種關係都不是激情。在文學或電影當中看到的愛情,大都是激情,不 是日常生活中的愛情,所以文藝作品中偉大的愛情都必須伴著死亡。「老來伴」的這種關係很難描述,例如去年上映的電影《長路將盡》,描寫英國作家艾瑞絲? 鐸(Iris Murdoch)的晚年夫妻生活,便難得地探討到一點這種況味。維持親密關係的難處,在於如何處理自己缺點暴露在對方面前。伴侶間的爭執,常出因於對方指 出自己的不完美;那些不完美之處往往是自己心知肚明,自己都想逃避掉的,但卻又被對方明白地指出,因此就容易惱羞成怒。所以要處理好親密關係,便要知道如 何與自己的缺點共處。
處理親密關係另一個重點是,對中年危機的處力。以往談女性的中年危機是談空巢期-子女長大離家,丈夫在外工作。也因此女性很 早便開始處理中年危機這個問 題,也比大多數的男性有更多管道來面對,相對之下,近年來才開始關切這個問題的男性便少了很多機會去培養應對的能力。二、三十年前台灣經濟剛起飛時的男 性,他們一直到退休前對事業都有無限的動力,但現在的男性因為整體環境的因素,在中年時便容易看到自己在事業上的限制。但因為早年多把精神放在事業上,對 家庭關係並沒有好好經營,一旦看到自己在事業上的限制,心力便無法全放在工作上,想要把多一點心力移到家庭時,家人卻已經運作出自己的生活模式,也容不下 到這時候突然多出來的關愛父親角色。而且許多男性很早便成家立業,愛情對於他們來說一直都具有新鮮感,現在多餘的時間、精力得要有地方可以抒放,自然便容 易導致婚外情發生。因此對於男性來說,親密關係的培養更是重要的功課。

如何放的能力

三種能力是let go的能力,也就是「如何放」的能力。什麼東西是必須放開的,不只是僅僅抓牢。學習「放」,得面對兩種情況,一是不確定性,一是要捨得。現代人的生活中充 滿各種不確定性,充滿無法預測的無常,所以就讓人想緊緊抓住身邊所有的東西。心靈工坊的《當生命陷落時》便談到如何去面對生命中的不確定性,當很多東西無 法掌握時,「放」是讓自己活得叫安適的方式。當然,要放,就要捨得,不只捨得實際的事物,還要捨得名聲,甚至是捨得別人對你的需要感。
現代人的心靈往往被快速變遷的社會所煩亂,想多瞭解自己,多選一點心靈類的書籍自我培養時,獨處的能力,親密的能力,放的能力,這三種能力大家參考的三個方向。

延伸閱讀: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Mitch Albom/著,白裕承/譯,大塊文化出版。
《煉心術》,Tara Bennett-Goleman/著,陳正芬/譯,大塊文化出版。
《人生的9個學分》,Barrie Sandford Greiff/著,周靈芝/譯,大塊文化出版。

沒有留言: